最新

  • 江苏通报维态美蛋白酶铅超标 彻查涉事产品流向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接到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协查函,称维态美(上海)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理销售的维态美蛋白酶铅含量超标问题涉及丹阳市云阳镇恩承玻璃加工厂。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和镇江市人民政府迅速成立专班进行彻查
  • 重庆警方公布三起汛情谣言 严厉打击造谣行为

    近期,强降水导致重庆多地防汛形势严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个别网民为博眼球,编造或夸大灾情,引发公众焦虑恐慌,干扰正常社会秩序。为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确保防汛工作顺利开展,重庆警方持续加强汛情网络谣言打击整治力度,现公布三起典型案例
  • 一分钟15元 年轻人花钱晒黑 追求小麦色潮流

    夏天怎么晒才能打造完美小麦色?随着徒步、溯溪和骑行等户外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阳光照射痕迹的肤色。曾经为了防晒而狂买装备的年轻人现在纷纷爱上了晒太阳,渴望拥有一身黑得发亮的小麦色皮肤
  • 司马南未向南开大学教师致歉 法院判决公开道歉并赔偿

    天眼查App显示,7月17日,因司马南未履行致歉义务,陈某某申请强制执行,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告该案件判决书。案件流程信息显示,今年4月,司马南已因该案被执行2万余元
  • 儿子失散19年母亲塞19个红包 19年思念终团圆

    在经历了19年的寻亲之旅后,一位母亲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孩子重逢。这一幕发生在深圳的一家医院,现场气氛感人至深,成为一段跨越时空的亲情见证。事情发生在2024年9月29日,李先生夫妇在警方的协助下找到了失散19年的儿子小杰
  • 外交部回应美方随意定性恐怖组织 表明严正立场

    7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国务院当天宣布将活跃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抵抗阵线”(The Resistance Front, TRF)定性为境外恐怖组织,并且也将“虔诚军”列为恐怖组织
  • 老人不开空调中暑晕倒 高温天开空调是“保命”

    近日,南京持续高温,南京市第一医院每天都会接诊2—3名热射病(中暑)患者。7月7日晚上,该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了一位在家因中暑晕倒的86岁老人李大爷。李大爷和儿子一起居住,儿子平时叮嘱他要开空调,不要心疼电费
  • 男子每天5杯奶茶喝成三高 过度消费引发健康警钟

    最近,外卖平台的价格战让奶茶价格低至几块钱。有消费者表示,现在每天一睁眼就想喝奶茶,因为优惠力度太大忍不住狂下单。浙江的时先生每天“0元购”奶茶喝太多,一天喝四五杯,结果导致三高和痛风
  • 生父回应让男孩坐后备箱 征求孩子意愿不道歉

    近日,“男孩与生父继母远行坐后备箱数小时”的话题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广东的汪女士发布视频称,她的儿子澄澄在与亲生父亲和继母驾车出行时,被安排躺在后备箱内数小时。据视频显示,澄澄讲述说:“当时爸爸让我爬进去后,在我旁边又放了一辆婴儿车
  • 茶颜悦色下架疑似抄袭的产品 因创意审核疏忽致歉

    茶颜悦色因一款“山胡椒油风味辣丝”零食包装被指使用了类似歌手方大同专辑封面的元素而受到质疑。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指出,这款零食封面上卡通人物所持的专辑图案与方大同《梦想家》专辑封面相似

友情链接

通讯丨从毕昇到古登堡:中西印刷术交流的文明印记

2025-04-24     HaiPress

新华社武汉/德国美因茨4月23日电 通讯|从毕昇到古登堡:中西印刷术交流的文明印记

新华社记者喻珮 杜白羽 单玮怡

大别山南麓的湖北英山,山峦叠翠,花海如缎。这里是中国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的故乡。在武汉大学任教的德国人法比安·施罗特曾在文献中读过毕昇的故事,日前他专程来到英山,探寻活字印刷术。

走进英山县毕昇纪念园,毕昇的浮雕像矗立,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方方正正、错落排列。施罗特指着其中两个最大的汉字,用中文念道:“毕昇”。

毕昇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毕昇纪念园于2023年在英山开园,运用现代化展陈手段,生动展示胶泥活字、木活字印刷术。

汉字演变过程,令施罗特特别着迷。“汉字数量庞大,印刷更加复杂。”他说。

展厅内,一块多媒体互动屏上呈现一幅世界地图,用手触摸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可以看到活字印刷术在该国的传播路线和发展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林纯洁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到了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古登堡改进了油墨和金属冶炼技术,他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直接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漫步德国美因茨,城市中心矗立着一座古登堡的雕像。坐落于此的古登堡博物馆于1900年建成,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印刷与写作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数十万件物品,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到访。

博物馆专门保留一处“印刷车间”,每小时进行一次印刷展示。“印刷术拥有巨大的力量,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古登堡博物馆馆长乌尔夫·泽尔特说。

有学者指出,古登堡时代的欧洲人已通过《马可·波罗游记》等渠道了解到中国技术。19世纪初,欧洲的铅活字印刷机又传入中国,这种交流彰显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共同演进的历史逻辑。

“技术突破是文明演进的催化剂,而文明间的开放与包容则是技术创新的土壤。”林纯洁说。

当前,中德两国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在武汉市蔡甸区的中德国际产业园,德国品牌和技术与中国人才、市场对接,共同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

在亲自体验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之后,施罗特说,在全球化和数字时代,国家间只要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人类的文明成果就可以实现全球共享。

(责编:苏缨翔、刘洁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