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的广袤版图中,若有人告诉你,有些国家“人均资产过亿”,你或许会以为他们是中东土豪、瑞士银行家,或是科技巨头扎堆的经济奇迹。然而,现实却让人哭笑不得——某些“人均资产”远超发达国家的地方,实际上却穷得叮当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津巴布韦。
这个非洲国家曾因一件事登上世界财经新闻的头条:它的货币——津巴布韦币,创造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天文级”通货膨胀。在鼎盛时期,一张100万亿津巴布韦币的纸钞甚至不足以购买一张公交车票。这种经济怪象,让津巴布韦成为“人均资产过亿”的代表国家之一,只不过这个“亿”,是以津巴布韦币计价的。
人均资产过亿的穷国有哪些?这就不得不提津巴布韦币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理解津巴布韦币的“财富幻象”,得先从它的经济崩溃讲起。
津巴布韦原本并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独立初期,它农业发达、矿产丰富,被誉为“非洲粮仓”。然而,自2000年起,因大规模征用白人农场和土地改革失败,国家农业体系一夜之间垮塌。农产品出口锐减,外汇收入骤降,加上政府财政失控,央行只能靠印钞票维持开支。
结果是恶性循环的开始:钞票越印越多,货币越发越贬,商品价格随之疯狂上涨。到了2008年,通货膨胀率飙升至2.3亿%,是的,你没看错,是“亿”不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