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友情链接

黄子韬赌上所有的品牌实验:朵薇1亿销售额背后,卫生巾黑马团队欲升维“国货新基建”?

2025-07-01     IDOPRESS

文|罗曾

“上市一个月有余,朵薇品牌销售额已超1亿元,与此同时,旗下产品收获了136万条用户评价,其中好评率高达99.88%。”6月29日,在朵薇品牌交流会上,品牌主理人黄子韬及品牌合伙人谢如栋、吴跃对外汇报了朵薇诞生后的初步成绩。

与此同时,遥望科技董事长谢如栋宣布,公司将联合品牌主理人黄子韬在抖音开设全新企业账号,计划每期引入1-2家国内顶级制造商。

朵薇用破亿销售额证明,通过“透明工厂+顶流IP+数据闭环”的新模式,中国制造完全能跨越品牌鸿沟。而遥望科技与黄子韬联手搭建的企业号平台,似乎正在将这套方法论转化为可复制的国货新基建…

黑色异物:从“质疑风波”到“质检回答”

在黄子韬明星效应的加持下,朵薇——这个卫生巾市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可谓吸睛无数。

上线一个月销售额超8000万,冲上细分赛道榜首。曾有媒体指出,朵薇交出的成绩单,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品牌在登场之初,迅速跻身由国际品牌与本土龙头长期主导的头部阵营,更以“出道即巅峰”的姿态,打破了行业固有的增长节奏。

然而,成也流量、困也流量。万众瞩目下诞生的品牌,也面临着难以避免的风险与挑战。

不久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在黄子韬直播间购买的卫生巾有黑色异物。

而值得注意的是,朵薇品牌的诞生,本就源于卫生巾行业的信任危机。在2025年央视315晚会的曝光下,多家卫生巾企业因原料发霉、生产环境不规范等问题被点名,行业乱象被揭露,消费者对卫生巾产品的信任遭受重创。而朵薇的诞生,则是希望打破上述行业困局。

因此,此次“黑色异物”事件若属实,对于尚未完全站稳脚跟的朵薇而言,无疑是一场致命危机。与此同时,为品牌背书的黄子韬,亦与之荣辱与共。

“对于我来说,我是真的赌上我的所有来做这个朵薇品牌。”黄子韬也在媒体采访时坦言。

那么,面对质疑,朵薇究竟做何回应?

6月29日直播现场,朵薇出示第三方检测报告,吴跃及朵薇研发总监指出黑点检测结果与生产原料(聚乙烯、聚酰胺、聚酯等无纺布必备材料)一致,为非有害物质。且朵薇视觉检测标准(0.3mm)严于行业标准(0.5mm)。

透明工厂:从“瑕疵难免”到“信息归零”

“卫生巾是工业品,瑕疵率不可能为零。”有行业人士如此表示。

尽管如此,在朵薇这里,生产环节的信息差是可以为零。

据媒体报道,一个月前的朵薇品牌发布会上,黄子韬表示,“朵薇”将打造行业首个“透明工厂”,做到生产流程透明化、线上监督透明化、工厂环境透明化。

“我们是真的收购了一家工厂,做成了完全透明的方式,并不是找了一家代理工厂贴了朵薇的牌子。”黄子韬强调。

一位日化行业分析师指出:“卫生巾作为工业品存在合理瑕疵率,但透明化沟通能有效降低消费者疑虑。”

吴跃透露,朵薇的第一批卫生巾产品已按照“7月1日起实施的卫生用品新国标”的要求进行生产。在严格的品控下,黄子韬分享,朵薇的上线以来已收获了136万条用户评价,其中好评率高达99.88%。

不过,这期间,朵薇也未忽视0.03%的差评,而是针对包装破损、物流问题、产品规格、舒适度等问题,逐一给出解决方案。据介绍,针对包装问题,朵薇已将箱子从三层加厚到五层,并采购工字封箱机;对于物流问题,推出“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机制;在产品规格上,新增适合不同体型的款式满足不同需求。

事实上,朵薇在品牌发展初期,还曾因经验不足在产品供给上遭遇难题。品牌上线之初,由于产能有限,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出现“卫生巾比演唱会门票还难抢”的现象,更有黄牛趁机哄抢、高价倒卖。

对此,吴跃坦言,一条生产设备从定下来到出来短则5个月,长则12个月。而朵薇没有正确预判市场反馈,前期只投了3条线,所以供给量不足。

而谈及后续计划,谢如栋及黄子韬透露,朵薇工厂到12月预计将增加到25条生产线,产能做到行业前三名,并将在十月新增湿厕纸产品,其模式和朵薇透明工厂一样,做到生产环境透明、原材料透明、生产工艺透明等,并且后续将重点进行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此外,朵薇正积极对接多个线下渠道,包括多个知名商超、高校等,并且会延续快闪活动,以便消费者能更加便捷地接触到朵薇产品。

企业账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

朵薇的尝试让几位合伙人看到赋能制造企业的可能性。

长久以来,国内有很多优秀企业为全球顶级品牌提供核心代工服务,掌握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精湛工艺与严苛品控体系,堪称支撑中国制造的核心力量。然而,受消费者国际品牌偏好影响,它们深厚的制造底蕴与优质产品却未获得相应市场认知与价值回报。

谢如栋指出,国内有很多的优质企业过去给全球各大知名品牌做货,但是没有品牌,“产能可能每年几百个亿,但是利润很低,还要养很多工人”。

在此背景下,遥望科技与黄子韬联手,计划在抖音开设全新企业账号,聚焦具备国际代工经验但缺乏自主品牌的制造企业,希望通过企业账号,让更多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

“账号建立后,计划每期邀请1-2家行业顶级制造商。”谢如栋透露。

谈及企业账号合作伙伴的筛选标准,谢如栋介绍道:“我们将于7月1日推出AI产品,品牌方可以通过该产品进行资质与能力检测。提交相关材料后,系统将依据历史数据生成的规则,自动出具评测报告,涵盖技能展示、成功标准等内容,且会根据不同行业特性自动生成。因此,每个商家入驻前需先进行检测,依据报告结果补充相关证明材料。若检测得分达到60分以上,即可进入人工筛选环节。目前申请合作的商家众多,一次诊断约在半小时左右,按类目划分,粗的审核类目有4-5个,详细的审核类目几十个。

“制造转型品牌需跨越三重障碍,”一位消费行业投资人分析,“供应链重构、渠道建设、用户心智占领,每个环节都需要持续投入。直播带货能解决冷启动问题,但长期发展仍需回归产品本质。”

(责任编辑:zx0277)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