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永辉超市公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一季报营收174.19亿元,同比下降19.3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
考虑到一季度包含农历春节,通常是超市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节点。但从永辉数据来看,其2024年、2025年一季度营收均同比下降。《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这主要是由于永辉超市大规模闭店。截至2025年4月25日,其现有门店712家。根据2023年财报披露的1000家门店,现有门店净减少288家。
财报同时披露,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
同期公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永辉超市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同比下14.07%;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亏损增加1.36亿元。
其中线上业务2024全年营收146亿元,占营业收入21.7%。其中商品毛利率同比提升0.5%。“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已覆盖959家门店(包含已关闭门店),实现销售额80.2亿元,日均单量29.4万单,月平均复购率为57.2%。报告期内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已覆盖955家门店(包含已关闭门店),实现销售额66.1亿元,日均单量18.7万单。其中自营平台——“永辉生活”APP注册会员数已突破1.18亿户,同比增长2.6%。
这是永辉超市继2021年首度亏损后,连续亏损的第四年。亏损金额分别为,2021年亏损39.3亿元;2022年亏损27.4亿元;2023年亏损13.4亿元。
同比去年来看,永辉超市2023年利润总额为-1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8亿元。可见亏损幅度在逐步收窄之后,又再度拉大。
持续阵痛之下,永辉超市能否依靠“调改计划”重回增长,是业界及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
有观点认为,永辉超市要全面变革过渡到一个“新永辉”。因此,从2025年3月召开的股东大会推动组织架构变动,到供应商大会展开供应链变革,再到搭建外贸专区动作,目前看来属于逐步递进,展开布局。
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表示,永辉超市将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推动永辉转型升级。永辉超市将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成为更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关店止损持续减亏
对于亏损,永辉超市表示有三点原因。
一是受制于零售行业的整体挑战导致公司整体客流和客单价持续承压;二是因为永辉超市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主动进行的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带来的前期阵痛;三是永辉超市关闭尾部门店导致的业绩下滑。
从数据来看,永辉超市2022年营收900.9亿元,亏损27.4亿元;2023年营收786.4亿元,亏损13.4亿元;2024年营收675.74亿元,亏损14.65亿元。整体来看虽然营收逐年下降,但亏损幅度有收窄。
关店止损是重要成因。
在门店端,永辉超市一方面关闭尾部亏损门店,截至2025年4月25日现有门店712家,同比2023年底减少了28.8%。另一方面,永辉超市也在大力推动门店调改。截至2024年底,永辉超市共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改。
进入2025年,继第一季度先后推出首批20家、第二批24家调改门店后,永辉超市又公布了第三批41家门店的调改计划。覆盖范围扩展至48座城市,其中包括厦门、济南、焦作等12座首次纳入调改的城市。
有关注永辉超市的零售高管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我已经带团队去看过几次了,就单店来说,调改效果确实不错。比如烘焙品类,就有明显进展。”
只是调改门店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客流和销售额,但全新的经营模式在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包括长时间关店改造)以及足够时间的能力迭代。这也是导致永辉超市难以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
在3月17日召开的永辉超市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叶国富公布了接下来的门店调改计划。
2025年,永辉超市调改门店达200家左右,并关店250-350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永辉超市将一边关闭尾部店,一边调改中部店。考虑到老店的存活状态,永辉超市今年会加速调改进度。并且更为关注二三线城市的调改门店,承接主要尝试工作。
减亏也是2025年的另一关键词。叶国富表示,永辉超市减亏的主要抓手是“三提两降”——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用。“过去几年名创优品提升毛利率的成功经验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叶国富表示。
以2024年业绩来看,永辉超市毛利率有所下滑。永辉超市表示主要是公司在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的策略,此过程中,公司整体毛利率短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商品采购的透明度,增强商品的议价空间,实现与供应商的互利共赢。
变革组织架构优化供应链
对于长期变化,永辉超市把变革重点放在了组织架构和供应链调整之上。
在组织变革上,永辉超提出市重回多年以前的合伙人制度,全方位地改成自主经营,恢复商超烟火气;同时大力推进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比如将运营四级变三级,让团队真正投入精力做有价值的事情。
2014年前后,永辉超市在全国设立了七个大区,在十八个省市拥有将近400家门店,推行合伙人制度。针对区域差异性,“合伙人”制度的具体方案不尽相同,但“合伙人”制度核心标准是:总部与经营单位(合伙人代表)根据历史数据和销售预测制定一个业绩标准,如果实际经营业绩超过了设立的标准,增量部分的利润按照比例在总部和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
在供应链层面,一方面,永辉超市要将KA模式转为自主选择采购,形成对客户有利的氛围。另一方面,永辉超市称将聚焦头部供应商,有研发能力,去掉一切中间商。目的是与上游企业进行更深合作,让上游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
在3月29日召开的永辉超市2025年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叶国富提到了两个供应链改革的关键点。
一是核心供应商。永辉超市要坚决反对换一个采购就换一批供应商的做法,必须要让合作伙伴拥有绝对安全感。接下来,叶国富将亲自筛选永辉超市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二是核心大单品。2025年,永辉超市计划上新60款新品,孵化10款销售超过1亿元的大单品,目标未来收入的40%由自有品牌商品贡献。名创优品也会进一步帮助永辉超市打造自有品牌。
针对自有品牌发展,永辉超市透露称目前调改店中的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约为5%-15%,未来会加快淘汰速度。据了解,永辉超市自有品牌目前驻扎杭州,会和胖东来团队合作打造相关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永辉超市表示接下来会提升小店型战略意义。这里所说的小店是指经营面积是在2000-3000平方米,约有8000-10000个SKU。门店将坚持小型化发展路线,追求品质定位,做到好品质、好价格、好毛利的三好要素。
“至财报发布日,永辉超市共完成了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至2025年6月底,永辉超市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持续夯实“国民超市品质永辉”的根基。随着调改门店占比提升、闭店收尾及供应链改革深化,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永辉将迈入新的发展期。”永辉超市官方表示。
(责任编辑:zx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