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友情链接

红牛、百合康领跑「耐抽榜」,保健食品小考成绩单出炉!

2025-04-27     IDOPRESS

2025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保健食品抽检的情况!

截至2025年4月25日,庶正康讯共监测到全国各省、直辖市发布的保健食品监督抽检信息988次,其中985批次合格,5批次产品不合格,合格率为99.69%。

本次监测范围包括28个省、直辖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保健食品抽检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省局在公示时存在不同方法导致监测内容可能不完整,此外部分抽检情况于发稿时尚未公布,因此统计数据与监管部门统计的抽检数据存在差异。

在本次监测的各地抽检信息中,广东省公布的抽检最多共计297批次,其中有3批次抽检不合格;其次是北京市共计132批次;陕西省位居第三共抽检了112批次。

从被抽检的品牌上来看,红牛以44批次的抽检合格位居榜首,百合康位列第二,汤臣倍健第三。

*庶正康讯依据监测到的保健食品抽检信息进行统计,将抽检批次最多且没有不合格情况发生的企业列入「耐抽榜」。

4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已完成全国在产在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首轮全覆盖,累计完成体系检查2520家次,覆盖率达到140%,推动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体系检查立足发现和化解风险隐患,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探索全过程、全环节监管模式,推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防控向事前预防型转变。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指导督促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健全动态化、常态化、专业化体系检查工作机制,督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落细主体责任,推动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保健食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于安全性与有效性两大核心维度,前者构成行业底线要求,后者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值得关注的是,该领域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空间具有无限延展性。

庶正康讯市场智库将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演进轨迹归纳为从神秘化向生活化进阶、最终迈向科学化的三阶段发展路径。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已明确指向营养健康科学领域,这不仅契合消费市场的核心诉求,也符合监管体系完善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双重需求。值得强调的是,营养健康产品在专业化消费品属性基础上,正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升级,其价值创造逻辑逐步由营销主导转向科技驱动。

具体而言,创新组方设计、作用机理阐明及循证数据积累构成科研攻坚的三大主战场,其中数据资产的持续积淀与专业壁垒的强化,更为产品传播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

今年初,中国营养学会发布团体标准《保健食品原料保健功能声称科学证据评价技术指南》T/CNSS031-2024,该技术指南内容包含对“补充声称”、“维持或改善生理功能声称”以及“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因素”声称科学循证方法和技术指导,为企业产品的研发循证、在备案工作中的证据报告形成、以及学术界科学共识或指南循证等构建了共性解决方案,更对保健食品的备案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推出国内首个《保健食品真实世界研究指南》,标志着行业证据体系向纵深拓展。庶正康讯科学与法规中心负责人李芃表示,真实世界研究的推行可以为保健食品特定原料安全性和精准定位保健功能提供证据支持,既符合国家对保健食品原料及功能目录优化的需求,又能为产品研发和上市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4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僵硬、有助于减少关节肿胀、有助于维持关节软骨健康、有助于维持骨关节健康)》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是保健食品双轨制实施以来,首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新增保健功能。

从技术标准体系的迭代到研究范式的革新,从监管框架的完善到企业创新能力的跃升,保健食品行业正经历着由营销驱动向科学驱动的历史性跨越。这场以科学为底色的转型升级,正在为保健食品行业开启一个以证据说话、以创新领航的新纪元。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SiteMap